感冒後出現耳鳴、突發性耳聾?中醫針灸助您重拾聽力
近來不少人求診時提到出現耳鳴或聽力減退的困擾。這類問題的成因非常廣泛,除了內耳阻塞、鼻竇炎、高血壓、過度勞累等外,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——一次普通感冒或病毒感染,也可能成為引發突發性耳鳴、耳聾的導火線。
中醫角度認為,耳為腎之竅,聽覺功能與肝、脾、腎三臟密切相關
- 腎氣虛弱:腎主藏精、開竅於耳。當腎氣充足,聽力靈敏;反之,若腎氣虛,則容易出現耳鳴、耳聾、眩暈等症狀。現代人工作繁忙、作息不定、經常熬夜,皆容易耗損腎精,導致聽力逐漸下降。
 - 肝氣鬱結、肝火上擾:情緒起伏大、壓力過重、暴怒等情況,會導致肝氣鬱滯,進而化火上擾耳竅,引發突發性耳聾、頭痛、煩躁甚至睡眠不安等症狀。
 - 脾胃虛弱: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,若脾氣不足、消化吸收功能失調,氣血生化乏源,不能上榮耳目,便容易出現耳鳴、耳塞感與倦怠無力等問題。
 - 小兒與年輕族群:兒童體質未充、正氣不足,加上反覆感冒、流感或新冠病毒感染,可能影響聽神經功能,導致暫時性或永久性聽力損傷。此時宜早期介入治療,以防聽力受損加劇。
 
針灸治療:疏通經絡、調和臟腑
針灸在治療耳鳴與耳聾方面歷史悠久,臨床療效亦十分顯著。透過針刺耳周竅穴,如聽宮、聽會、翳風等,再配合調理臟腑之穴位,例如腎俞、太溪、合谷、足三里,能夠促進氣血運行、疏通耳竅,改善聽力與耳中異響。
治療上講求「早治早效」,若能在發病初期進行針灸配合中藥調理,通常可在數次治療後明顯改善耳鳴強度與聽力狀況。中醫強調整體調養,透過改善作息、穩定情緒、強健脾腎,能有效預防耳鳴耳聾的復發。
耳鳴、耳聾不僅是聽力問題,更是身體內在失衡的信號。若近期因感冒、疲勞或情緒壓力後出現耳部異常,切勿拖延,應及早尋求專業中醫診治,把握最佳治療時機。
本文由 希和中醫診所 王康妮醫師 撰寫。
注意
本文僅供參考,個別情況仍需由專業醫師診斷。如有任何不適,請尋求醫師的協助,切勿自行用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