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免疫力下降易「惹蛇」上身?中醫有解方
「醫師,我第一次化療後,身上長出紅疹,回診時西醫診斷為帶狀皰疹(俗稱生蛇),現在痛得難以忍受,中醫有辦法治療嗎?」
無論男女老少,都有可能遭受「生蛇」的困擾。這種令人痛苦的疾病,究竟是如何發生的?中醫又能提供哪些有效的治療方法?
認識「生蛇」
中醫學將「生蛇」稱為「蛇串瘡」,特徵是在身體單側,沿著神經分布,出現一串串紅色的丘疹,隨後發展成水泡,常伴隨如針刺或火燒般的疼痛感。好發於腰背部,若發生在頭面部,嚴重時可能引起頭痛、脫髮、視力減退、耳鳴等症狀。若未能及時治療,可能留下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的神經痛後遺症。
「生蛇」的原因
「生蛇」是由潛伏在神經系統中的帶狀皰疹病毒,在人體免疫力下降時活化所致。 中醫認為,蛇串瘡的發生,多因患者本身正氣不足,導致濕熱毒邪入侵。以前述案例為例,癌症患者的抵抗力通常較弱,而化療在中醫角度屬於熱毒之邪,可能誘發潛藏的病毒活化。「生蛇」的其他誘發因素還包括感冒後身體虛弱、長期睡眠不足、生活壓力過大等。
中醫如何治療「生蛇」?
中醫治療蛇串瘡,會根據病程階段採取不同的策略。
- 急性期(發病後一週內): 此階段以盡快控制病情為目標,常採取中藥內服及針灸並用的方式。中藥以清熱解毒、利濕瀉火為主。針灸則以「圍刺」法,即在皮疹周圍進行針刺,並搭配火針以加強療效。
- 緩解期: 待皮疹逐漸消退,治療方向轉為扶正補虛,以增強患者的抵抗力。 及早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。若您懷疑自己可能患有蛇串瘡,請儘速尋求醫療協助,以降低後遺症發生的風險。
成功案例
以上述案例中的化療患者為例,他在發病第四天即前來就診,經由針灸及火針治療後,當晚疼痛感明顯減輕,睡眠品質也獲得顯著改善。在經過兩次覆診後,皮疹顏色轉暗,僅剩輕微搔癢感,可見療效迅速。
注意
本文僅供參考,個別情況仍需由專業醫師診斷。如有任何不適,請尋求醫師的協助,切勿自行用藥。